張仲景

被後世譽為「醫聖」的張仲景,東漢時代人,一度為官,當上長沙太守。他聰明好學,11歲習醫,自小就以扁鵲為榜樣,立志長大後要成為救急扶危的大夫。他醫術高明,醫德高尚,深感百姓疾苦,最終放棄官職,全心行醫,潛心集資料與經驗寫成《傷寒雜病論》,成為中國醫學史上第一部最完備的醫學典籍,統括了流行病和各種雜症的病因和病理,以及治療原則和方法,其中不少藥方都成了往後方劑學發展的依據。

 

斷症如神

張仲景與文壇領袖「建安七子」之一的王粲是好友。他到洛陽行醫時相遇,憑經驗斷定王粲感染了可怕的傳染病病源,提醒他要及早醫治,否則十多二十年後,年屆四十開始眉毛脫落,再半年便會不治。王粲當然感到不是味兒,之後只是訛稱已服過藥來敷衍了事。張仲景深感失望,慨歎王粲諱疾忌醫,不重視自己的生命。

二十年後,情况一如張仲景所言,王粲抱病身亡。

 

坐堂醫生

張仲景擔任長沙太守時,由於規定為官的不能入民宅,所以定下每逢初一、十五,大開衙門,不辦公事,在大堂之上,為進來求診的群眾治病。

自此,來自各方的病人都會依時聚集求診,成為一時佳話。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的高尚情操,把坐在藥店裡替人治病的醫生稱為「坐堂醫生」。

 

餃子之父

傳說中,餃子是張仲景卸任長沙太守,告老還鄉時發明的。當時正值寒冬時節,窮苦百姓饑寒交逼,凍壞了耳朵,這情境令張仲景心裡有說不出的難受。

反覆思量,張仲景鑽研出一碗「袪寒嬌耳湯」。他仿照在長沙時賑災的方法,在空地上搭起棚子,架起大鍋,把羊肉、辣椒和袪寒的藥材放進鍋裡煮好,撈出來切碎,再用麵皮包成耳朵形狀,叫作「嬌耳」,下鍋煮熟,分給窮病群眾。每人領到一碗湯,兩隻「嬌耳」,吃完後渾身發暖,血液暢通,凍傷耳朵的人之後便大大減少了。

後來,人們為了慶祝凍壞的耳朵康復,同時慶祝新年,於是仿「嬌耳」樣子製作過年食品,在初一早上進食,稱為「餃耳」或「餃子」,以表揚張仲景的仁心仁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