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願意玩一個「消失」與「忘記」的遊戲嗎?

如果由明天開始,之後的每一個月,都有一件你最喜歡的物件、最愛玩的遊戲或玩具、最熟悉的地方、最感到可口的美食、最期待的節日,甚至可能是你最擅長的手工藝,會在這個世界上消失,又或者會被大家忘記,那麼,你會選擇消失什麼、忘記什麼?

「樂高」積木、《鬼滅之刃》、廸士尼、沙灘、雪糕、麥當勞、農曆新年、聖誕節?還是離家不遠的公園?公園裡的滑梯?

 

試試想像世界上再沒有公園。試試想像你無論怎樣形容解釋,都沒有人記得滑梯是什麼,當然更不會明白滑梯有多好玩。是不是太令人沮喪?

不過如果當你的父母親又或長輩興高采烈地提起,那傳統喜慶日子高高在街頭掛著的大花牌、大受歡迎的十字牌牛奶、大行其道的錄音帶和錄影帶,又或黑膠唱片與唱盤,其實,你又知道多少?

你知道端午節吃糭賽龍舟、中秋節嚐月餅掛燈籠、農曆新年煎年糕討利是,但卻不大留意同時有不少儀式和節慶,例如長洲太平清醮飄色巡遊搶包山、大坑舞火龍、盂蘭勝會神功戲,正在急速地由彩色變成黑白。

 

時間跑得實在太快了。今天你喜歡的、陪伴的、想保存的、想分享的,他日都可能消失、忘記,就如你也不太認識可能只是不久以前的事。説「跑得太快」只是比較好聽,真相其實是因為大部分人都少了一顆保育的心,只相信一個道理:所有東西變舊了就是沒用,沒用就是垃圾,垃圾就要清除。

別以為是「前人」的所以不重要,過沒多少年,你也成為一個「前人」。以前的輕易消失、忘掉,今天的也會在明天的明天中失去。

 

「非物質文化遺產」是什麼?

事實上很早以前,全世界已經著力關注和保護具有自然和文化價值的事物,例如是一幢建築、一個城市、一片沙漠或者森林,避免受到不同原因的破壞而消失。

聯合國有一個專門負責教育、科學和文化的組織,除了對不少古蹟進行保育推廣外,還留意到世界各地的獨有知識、技藝和習俗都有可能會失傳,於是在2003年推出了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》,開始對有精神價值的文化重視起來。

同學們請放心,千萬不要被「非物質文化遺產」這名詞嚇怕,其實説來很簡單,絶對不難理解。像北京故宮、萬里長城這樣有實際建築,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存在,就叫做「物質文化遺產」;至於「非物質」,就是看不見摸不著,卻感受得到認識得到的精神文化,遍及一個地方或一個民族的語言、文學、音樂、舞蹈、遊戲、神話、禮儀、習俗、手工藝、建築技術等等的「人類財富」。

 

這「遺產」不是用來花費,而是要用心「繼承」和「傳下去」

處於新時代下年輕的同學們,多認識和重視「非物質文化遺產」,不代表就要學習粵曲、南音;在科技高速發展的當下,也不是叫你們回頭用活字印刷、算盤珠算;在時裝的潮流中,更不是要齊齊改穿度身訂製的長衫馬褂。

當中,值得謹記的,是以精神文化形式存在的「非物質文化遺產」,能夠世代相傳,都因為一直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。小如修補技術:暖水壺膽、手錶鬧鐘、銅鐵煲鑊、鞋踭褲頭;大如節日技藝:觀音誕的花炮紮作、端午節的龍舟競渡、舞火龍的萬點香火;哪一項不是飽含一時一代的生活點滴和價值?

 

 

今天的「樂高」哈利波特、「廸士尼」巴斯光年、停不下來的電子遊戲、叫人沉迷的卡通和漫畫、上課學來的歌、美味的薯條、精美的書包、好看的繪本,當然還有對面的公園和公園裡的滑梯。是你記得一清二楚的事物,也是你可以與人分享的生活細節。

你會如何好好地保存著、記錄著,不讓這一切消失、忘記?

明天,你可能可以想到不同的方法,但今天,要先擁有保育的心。

值得珍惜的文化,其實可以在一杯奶茶、一件蛋撻、一磚豆腐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