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親子活動

文字怎樣造出來,而且還要越來越多?
由最初想盡辦法「逼真」畫圖,到一步步簡化,要快,又要大家易畫易明,再聯合大家一起認同的聲音和意思,才可以成為「文字」。

中⽂字

文字的樣子為什麼會變?
文字是要方便書寫、記錄和溝通的。中文字是世上最古老而又至今仍然使用的唯一一種文字。三千多年來,由創造到發展,由複雜到簡化,產生一些變化是理所當然的,但當中仍然是一脈相承,演變過程清晰可見。

中⽂字

小小博物館KOL—推廣博物館文化奬勵計劃
康文署舉辦「小小博物館KOL」計劃,希望向兒童教育及推廣博物館文化,讓他們體驗參觀博物館的樂趣。此計劃深受兒童及家長歡迎!計劃以不同形式的活動,加深兒童對博物館的認識,並希望喚起他們的好奇心和啟發新思維,讓他們以新一代的角度及手法推廣博物館文化!

文化好物

「識飲識食小華佗」學習平台經已上線
(5月20日內容更新)中華文化傳播基金會最新推出「識飲識食小華佗」計劃的學習平台網站,平台具多元欄目,包括主題漫畫、簡短文章、專題視頻、講座分享、遊戲小區、教學報告、虛擬展覽,支援「展覽活動」與「校訪課堂」,提供輔助及延伸的學習資源。

文化好物

中醫藥文化的藝術天空—童心童創本草貼畫
中醫藥文化的藝術天空-童心童創本草貼畫 推廣中醫藥文化,育成學童的德。智。體。美。勞突破固有的排斥與負面觀念 為中草藥材甩下了乾乾和難看難聞標籤,變成好玩有趣而實用 推動中醫藥文化兒童教育 走進生活,透過動腦動手,同時吸收本草知識

文化好物

陶成雅器:中國青花瓷的製作與技術發展
香港大學(港大)美術博物館榮幸呈獻「陶成雅器:中國青花瓷的製作與技術發展」展覽。華夏陶瓷工匠所製的青花瓷聞名中外,而製作工藝已有逾千年歷史。藍色顏料來自鈷料,而工匠後來也發現以其他原料調製顏料的方式。工匠在米白的瓷土塗上白色妝土作為底色,而隨技術日漸純熟,底色久而久之變得更為純淨潔白。

文化好物

眾裡尋她——南京博物院藏中國古代女性文物展
古今女子的生活有何異同?南京博物院精選118件/套古代女性文物於香港首次亮相。展覽分成四大主題,介紹歷代女性的形象、生活、才藝,以及書畫名作所展現的各種個性造型。展出的珍貴文物都訴說著古代秀慧女子的傳奇故事,觀眾可以從中看到漢代貴婦的美妝心得、唐代舞姬的妙曼姿態、明末秦淮名妓的悲歡離合,以及清代皇后的青雲路等。

文化好物

FamClub 誕生了!
「FamClub」是多樣的平台,盡力網羅,細意挑選合適的童書,幫助學童知識與心靈的發展;有趣優質的活動,讓學童在互動中學習;精選有助健康和成長的產品,促進身心發展。

文化好物

敦煌 — 千載情緣的故事
香港文化博物館與敦煌研究院繼2014年及2018年後,第三度合作,舉辦「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:敦煌 — 千載情緣的故事」展覽,展出敦煌出土文物、石窟壁畫、臨摹絹畫及複製榆林窟第25窟,配合藝術科技及多媒體展示,呈現敦煌佛國世界中尊天、敬地、愛人的豐富情感。

文化好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