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誰讓「非遺文化」漸行漸遠?

喝一杯港式奶茶、吃一頓盆菜、紮一個中秋燈籠、造一套婚嫁裙褂,這麼近,那麼遠,就在將逝未逝之間,半隻腳踏入了歷史文化河流,卻又保有著不少感情餘温。

文化遺產如何保護傳承,是當今普遍關心的問題。在數碼化時代,「非遺文化」不再是散落民間的「古物」,而是可以在網絡上廣泛流傳的「新事」。不過,我們不要只用新穎的方式打動人心,還要融入生活,才能煥發生機。

可能很多人喜歡中國書法,但買幅書畫不等於買了個「非遺文化」。雄渾剛勁或纖巧秀美,都是精湛技藝和審美觀念的結合,因著地域、民族、時代的差異,若不結合人、物、生活等元素的新接觸和新感受,「非遺文化」永遠都只可以是一個過氣和不合時宜的代名詞。所以我們要先明白,保護非遺,不是保護一段戲劇、一件青花瓷、一場演出,而是保護這種文化傳統的生存土壤。就像燈籠或傳統木拱橋與當時人民生活的關係,若不去理解、認識和感受,那技術和意義都只會跟我們漸行漸遠,直至毫不相干。

事實上,「非遺文化」中有大量適合學童學習的內容,將「非遺文化」融入兒童教育教學活動中,培養文化認知認同,樹立文化自覺自信,是一個富有深遠意義的行動。融入的模式可以很濶很廣,例如各類遊戲、注重探索與體驗的主題活動、學習具思考與樂趣的手工藝、直接參與的表演等等,校園學習都能夠與家庭教育相連結,建立良性循環和優勢互補。

保有一個文化,要先保有一個心。行動由教育開始,由此刻開始。

 

 


更多相關文章:
家長篇
學童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