識飲識食,識中藥

飲食是我們生活中的重要一環,常説「病從口入,禍從口出」,可見飲食和生病應該關係密切。中醫藥理論中的「藥食同源」,就是要說中藥與食物的來源是相同的。

中藥的藥源有植物、動物和礦物,其中以植物佔絕大多數,使用也最普遍,而利用藥材配成的方劑,就是根據藥物「四氣五味」的不同性質來對症下藥。事實上,食物同樣有「四氣五味」,同樣對人體產生不同效果。由於藥物和食物兩者之間沒有很明顯的分界綫,所以了解什麼是「四氣五味」,無論對認識藥性還是注意飲食同樣重要。

 

四氣:寒、熱、温、涼

四氣就是寒、熱、温、涼四種藥性,反映藥物影響人體變化,透過使用後產生的反應而歸納出來的。「寒涼」與「温熱」是兩種對立的藥性,但「寒」和「涼」之間藥性相同,只是程度差別,「涼」較低於「寒」;「熱」與「温」同樣,只是「温」沒那麼「熱」。在四氣之外,還有「平」,是指藥性平和,不寒不熱,但還是有可能在中間帶點「偏温」或「偏涼」。所以簡單來說,從本質而言,其實可簡化為「寒」、「熱」二性而已。

一般來説,醫治「寒」用「熱」的藥,醫治「熱」用「寒」的藥。寒涼的藥大多有清熱、瀉火、解毒的作用,適宜治療熱性的病;温熱的藥大多有散寒的作用,例如感染了風寒、怕冷發熱、流鼻水、舌苔白,就是出現了寒的症狀,於是可利用藥性温熱的紫蘇、生薑煮湯飲用,使人發汗,減輕或消除以上狀况,逐步恢復平衡。

 

 

五味:酸、苦、甘、辛、鹹

藥物和食物一樣,除了性質,還有味道。「五味」是透過人的味覺,辨別出酸、苦、甘、辛、鹹五種味道,再從實踐中發現不同味道對人體會有不同的反應和效果,因而歸納出「五味」的理論。

 

,主要作用是收斂,控制虛汗、泄瀉之類問題;
,有清熱瀉火、通泄大便、解毒化濕的作用;
,主要用來補益、調和藥性和緩急止痛,可正氣補虛;
,有助發散、行氣、活血;
,多用作瀉下通便,消除痰火結核。

除基本「五味」之外,還可加上淡、澀兩味。淡,有利尿作用,可治療水腫、腳氣;至於澀,作用與酸相近,多用於治療虛汗、泄瀉、尿頻等症狀。

 

由於每一種藥物和食物都具有氣和味,因此必須合起來一齊看。例如以氣分,寒也有分苦寒、辛寒,作用是有差異的;至於以味分,甘也有分甘寒、甘温,作用也不一様。當中的性質和味道組合配搭很多,千萬不要自以為是,有病就交由醫師對症下藥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