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很難明?

要説難明不難明,要説易懂又不易懂。

或者我們可以這樣理解,人生活在天地自然間,所以中醫學認為自然界的變化,必然會影響身體的活動,就好似花草樹木一樣,春夏生長、秋冬收藏;因此醫生治病,也把人體視爲一個小自然界小宇宙,重視規律、變化與配合。

 

原來中醫在診斷疾病時有幾個特點大家需要知道的:

一、認為人的身體是一個整體,內在互相連繫,因此某部位有病就會影響全身,例如精神緊張,卻會産生胃痛、頭痛,未必與飲食有關;又或內裡有病會表現於外,外部有病亦會傳入體內,所以皮膚病到底是皮膚問題還是內部問題、有口氣是食物出了問題還是身體出了問題,都應該由醫生作答;

二、認為人與環境是統一的,身體的功能與周圍環境的變化要互相適應,當內在有問題以致不能適應外在的變化,例如睡眠不足、身體虛弱,外在還要冷鋒襲港,氣温急降,當然難免發病;又或周圍環境變化過大,超過人體適應限度時,就如海邊雖然已築起防波堤,卻偏偏遇上地震海嘯,堤壩也要崩塌,人的防禦系統未夠强大面對例如超級流感,當然就會容易生病;

三、診症時採用望、聞、問、切四個途徑,從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觸覺和接收病人的感受自述,獲得不同的感覺經驗,將所得結果綜合分析,從而找出病因。

 

「望聞問切」,平常不過的深奥學問

假如要問為什麼要叫「望聞問切」,怎麼不是「切聞問望」又或「聞問切望」?這是依照重要性的排列、還是臨床看病的診法先後呢?不如就讓我們一齊客串,當一陣子的小醫師看看吧。

當病人來到我們的診室,又或我們走近病床邊診症,都是最先「看」到病人,從遠至近看到病人氣色、舌苔等,這就是「望診」。我們在這階段就已經對病情有了個初步判斷。

接著病人來到面前坐下,開口說話,我們到的,不單單是他說的內容,還有非常重要的,就是他的聲音、語調、呼吸,以至嗅到的氣味,這就是「聞診」。這一系列聽到、嗅到的,都是為我們「望診」提供輔助的診斷。

然後,是病人告訴我們有關自己的病情,同時我們作為醫師,也要知道病人的狀况和主要問題在哪裡,所以就要進行「問診」。既然有了「望診」和「聞診」兩部分,應該已經有了大概的評估,所以「問」的時候,當然不會是「每事問」又或談天説地,而是準確提問,找出我們需要的資訊。

最後如何判斷診斷是否準確?那就是把關的「切診」了。當我們在前面已經得到不少「望聞問」的資料時,親身接觸,無論是把脈或按壓身體患處,都是為了落實證明「望聞問」的判斷。如果我們最終把脈時發現的脈象,一如之前「三診」時的推斷,那麼我們就可以為病人「確診」了;萬一把出來的脈象不如所想,看來我們就需要重新考慮之前「望聞問」出現了什麼偏差,再作研究。

由此可見,「望聞問切」這個排列次序,主要說的不是重要性的先後,而是診斷一個病症時的診法流程。在客串完畢後,我們放下了小醫師身分,大家不妨留意一下,平常如選擇衣服、食物、玩具等身邊事物時,「望聞問切」是否同樣可以成為協助判斷的方法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