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藥食同源」的飲食智慧

簡單來説,「藥食同源」是指許多食物同時也是藥物,兩者之間並無清晰的分界線。中藥多屬天然,包括植物、動物和礦物;而人們用作食物的,同樣來源於自然界的這三類。所不同的,是當藥用時,假如用藥不當,容易出現明顯的副作用;相反,食物的療效沒有如藥物般迅速,但日積月累,慢慢浮現的幫助卻絕對不小。

依這個理念出發,不難發現,透過「藥膳」、「食療」,以食為藥,治療身體,固然可以產生作用,但如果能夠注意飲食,改善飲食習慣,從根本上以食物為本,以食代藥,才能真正建立健康的體魄。

既然「藥補不如食補」,我們就更應該根據個人的體質來安排膳食。從中醫學角度看,每一種食物都各有屬性,分為寒、熱、温、涼,是古人根據人們進食後身體出現的不同反應歸納出來的。


現代人的體質多數偏寒或偏熱,如果進食時寒上加寒,又或熱上加熱,肯定會對身體構成負擔。例如本來體質虚寒的,還要吃寒涼食物,自然更加手腳冰冷、食慾欠佳、頭暈心悸;本來體質實熱的,還嗜吃辛辣食物,自然更加便秘頻生、瘡患嚴重。如果是長期患病的,本身身體對寒或熱食物引起不良反應的自我調節力會比較弱,因此更加要注重飲食,要不寒不熱、易於消化。

為保健康,應該如何選擇食物?

因人。根據體質,寒氣較重、氣血虚弱的,不分季節,也要多吃温熱性質的食物,如牛肉、洋葱、生薑,讓身體產生熱,血脈暢通,增加活力;尤其現代人都喜歡吃偏涼的食物,室内又冷氣常開,所以大部分人的體質都傾向寒涼。



因時。配合氣候變化,在温度高時可多吃寒涼食物清熱,温度低時以温熱食物保暖驅寒。不過現今世代,夏天冷氣長開,不燥熱但卻仍然貪吃寒涼;冬天又因使用暖氣,空氣變得燥熱,冷飲更不離手,完全打亂了身體跟氣候的平衡。



因地。就地而食,本來就是一個最基本的道理。每個地區都會因氣候、環境等因素的不同而盛產不同食物,炎熱地方多甘蔗、西瓜、菠蘿、香蕉,寒冷地方多洋葱、大蒜、蘿蔔、土豆。大自然已為人們預備好適當的食物,讓大家各取所需。



順時與逆天

現在,市面上供應的食物已經沒有了季節和地區的界線,人們亦都沒有多少飲食保健常識,温、熱、寒、涼、平的屬性當然更加認識有限,因而在大寒天吃寒涼的生果、蔬菜、飲品,內在不斷降温,血液循環越來越慢,臟腑功能下降,提前衰老,引致心腦血管疾病叢生。

人與植物不同,大自然的温度決定植物的生老病死,而人類卻自有一套保持恆温的方法。天氣冷了,我們會加衣,吃熱暖的食物,增强運動熱量;天氣炎熱,我們會減少穿衣,多吃清涼食物,再透過出汗來調節,好讓身體能處於相對穩定狀態。所以冬天吃寒食,身體會從內冷向外,相反吃一頓羊肉、火鍋,自然地會渾身暖暖。



事實上,大自然給我們四季更替自有作用,全年積在體內的廢物,便是藉夏季大量汗液排出體外。如今的人不單夏季躲在冷氣房間,令體內温度下降,垃圾增多,還要「四季如春」地吃著違背大自然本意的食物,只會令身體日弱,患病機率不斷增加。

寒熱識別法

我們重視食物的性味來調整氣血,但當要作出選擇時,食物種類繁多,想簡單分辨屬性,還是可以有些小技巧的。

 

顏色:偏綠性寒、偏紅性温
綠色植物多接近地面,吸收較多濕氣;紅色果實吸收較多陽光,如辣椒、石榴,所以偏温、熱

味道:苦酸偏寒、甜辛偏熱
苦瓜、梅子性寒;柿子、大蒜等,由於接受陽光時間較長,所以性熱

環境:水生偏寒、陸上偏熱
蓮藕、紫菜性寒;花生、薑、土豆,由於長時間埋於土,水分少,所以性熱

位置:背陰偏寒、向陽偏熱
蘑菇、木耳,少見陽光,濕氣重,所以偏寒;向日葵、栗子,由於接收充足陽光,所以偏熱

季節:冬夏生性寒、春秋生性熱
大白菜、香菇,在冬天裡生長,寒氣重,性偏寒;黄瓜、西瓜,在夏天裡生長,雨水多,同樣偏寒。 至於蘋果、橘子等春、秋採收食品,多偏熱

 

這只是一般分類,當然不能一概而論,而且一個人的體質,也未必是全然的寒、全然的熱,加上未必每個人也真的了解自己的體質,所以最好是不論哪種體質,在飲食習慣中保持寒熱平衡,才是安全之道。

 

 


更多相關文章:
家長篇
學童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