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叫 「陽曆」、「陰曆」、「農曆」 你懂嗎?
我們現在一般在使用的都是「陽曆」,只在傳統的節假日,才會想起「陰曆」。
「陽曆」和「陰曆」分別根據太陽和月亮的周期變化來制定。「陽曆」是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年,一個太陽年約365日;「陰曆」以月亮圍繞地球公轉一周為一月,12個月為一年。
「陰曆」
事實上,所有的文明古國最初都是採用「陰曆」的,主要由於月亮外觀的變化容易觀察,人人都看得見。所謂「月有陰晴圓缺」,我們初一看不到月亮,稱為「新月」或「朔月」;十五月正圓,稱為「滿月」或「望月」。由「朔」、「望」再回歸「朔」,這個循環成為一個月,稱「朔望月」,12個「朔望月」為一年。不過依照月亮外觀變化而定的「朔望月」卻出現了兩個關鍵問題。
其一,是「朔望月」只有29天半,一年12個月是354天,這跟「陽曆」太陽年的365天足足差了11天。如此推算,三年下來就近乎相差1個月,不能準確反映季節;日積月累,豈不出現春天炎熱,夏天降雪?為此,中國早在春秋時代(2000多年前)就作出了調整,每三年增加一個「閏月」,修正後與「陽曆」太陽年的年偏差便大幅減少。
其二,是「閏月」只在每三年調整一次,但對農業生產來説,每年氣候的影響尤為重要,容易因偏差而錯過播種時間,導致糧食失收。為了便於指導和安排農業活動,於是作出了另一個調整,把太陽周期變化對季節的影響結合起來,訂定二十四節氣。
「農曆」
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而定,將軌道劃成24個等分,每15度位置為一個節氣,6個節氣為一季,可以準確反映每年春夏秋冬的氣候變化規律。
西漢時期,「太初曆」的出現(公元前104年,距今超過2100年)就規定了一個太陽年為一年(約365天),「朔望月」為一個月,並且把二十四節氣加入曆法,正式將「陽曆」和「陰曆」結合起來,成為「農曆」。這個陰陽合曆紀年法,把季節變化的特性,與生活連繫得更緊密,春耕秋收可以有條不紊地規劃,充分體現曆法當中的實用性和温度感。
「陽曆」
最早的「陽曆」是埃及人發明的。有説是早約7000年前,古埃及人根據對天狼星、太陽跟尼羅河水上漲關係的長期觀察,制定出一曆法,一年12個月,每月30天,在年末另加5天作祭祀日,成為365天的太陽年。
5000年後羅馬征服埃及,凱撒(Julius Caesar)改進埃及曆法為「儒略曆」(Julian Calendar),依照太陽年12個月分為大小月,因凱撒在七月出生,於是把七月命名July,以單數月定為大月31天,雙數月為小月30天,再從二月減去一天,一年合共365天。之後為紀念在八月離世的帝國開國君主奥古斯都(Augustus),把八月命名August,定八月為大月,同時將十月和十二月改為大月,在二月再多減一天(如此改動了大小月的規律,難怪之後同學們學習時會一頭霧水)。
到教皇十三世格里高利(Pope Gregory XIII)於1582年頒布「格里曆」(Gregorian Calendar),進一步訂定除了用400整除得了的世紀年(100年)之外,其餘的世紀年都剔除於「閏年」之列,藉以扣減回「閏月」時間累積而成的誤差。這就成了現行國際通用的曆法,通稱「陽曆」。
附:
「朔望月」 |
||
「月」這個時間單位是根據月亮的規律制定的。月亮圍繞地球公轉一周是27.32天(27天7小時43分11秒半),但古人卻不了解宇宙的天體運行,他們從地上看月亮,因為月亮的「亮」是太陽光的反射,太陽光每每受地球不同程度的遮擋,反映到月球上就會出現「朔月、上弦月、滿月、下弦月、朔月」的周期循環變化。 古時人們就是依照每次循環判斷為一個月,近似29天半。與公轉一周的27.32天産生差別的原因,是「朔望月」的循環是依太陽、地球、月亮三星大致在同一直線上產生圓月(滿月)來計算,當再一次出現三星同一直線,月亮外觀變化剛好完成周期回歸,就成了一個「朔望月」。不過若是計算月亮圍繞地球公轉一周,加上地球同時繞太陽公轉移動,這公轉一周完成時,其實太陽、地球、月亮還未曾到達「同線」,所以「公轉一周」與「同線」兩者間便出現了差距。 |
「閏月」 |
||
「陽曆」是現在國際通用的紀年法,又稱「公曆」,以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年。公轉周期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。簡算為365又四分一日。正常一年只算365天,多出的約6小時就在第四年潤上一天(2月29日)作誤差彌補,所以任何能以4整除的年份就是閏年(366天),例如2020年、2024年。 不過上述這365天5小時48分46秒(365.2422天),當中多出的5小時48分46秒畢竟不是6小時,如果只憑每四年補回一天(6小時 x 4 = 24小時)計算,會導致每128年就誤差一天(多了一天),所以現行通用的國際曆法(「格里曆」)對此作出微調,除了每四年的二月底「閏日」外,另定所有世紀年(100年)除非能被400整除,其餘的都不設「閏日」,例如2000年和2400年有2月29日,2100年、2200年、2300年那三年都維持2月只有28日。依此,每400年減回三天,「陽曆」(「格里曆」)的平均日數與繞太陽公轉的回歸年得以更為貼近,每3300年才誤差一天。 「陰曆」是以月亮繞地球公轉一周為一月計算,十二個月為一個周期,稱為一年。由於月球的公轉周期是27天7小時43分11秒半,古時人們只以月亮外貌的變化周期(「朔望月」),平均地以29天半來計算一個月(大月30日,小月29日),12個月就是354天,每年比「陽曆」少了11天,三年就少了33天,於是「陰曆」三年就要潤上(增加)一個月,稱為「閏月」。但「閏月」後還是少了3天,所以五年內要潤兩個月,十九年內要潤七個月,才能形成一個「陽曆」與「陰曆」持平的循環。 |
更多相關文章:
家長篇
學童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