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四節氣 — 有温度的天文曆法

中國古代農民為了配合天時地利,讓農耕取得良好收成,創設出一套包含氣候變化和農作物生長的曆法,我們稱為「農曆」。

「農曆」包含的二十四節氣,是在觀察天地自然中,感悟和總結出的時間體系。根據二十四節氣安排全年農務作息,既顯示當時人們對宇宙天文的獨特知識,亦反映尊重自然和順應自然的美德。2016年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二十四節氣列入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」

 

 

曆法的温度與啟示

地球自轉一周為一天,圍繞著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年。由於地球在公轉軌道上與太陽距離有差異,產生氣候和晝夜長短的變化,前人據此結合農耕周期作出二十四段劃分,稱二十四節氣。

gif source: © European Space Agency - ESA

每個節氣相隔約十五天,一個月含兩個節氣,一年十二個月,全年節氣共二十四。春夏秋冬四季,每季各領六個,春有「立春」、「雨水」、「驚蟄」、「春分」、「清明」、「穀雨」;夏有「立夏」、「小滿」、「芒種」、「夏至」、「小暑」、「大暑」;秋有「立秋」、「處暑」、「白露」、「秋分」、「寒露」、「霜降」;冬有「立冬」、「小雪」、「大雪」、「冬至」、「小寒」、「大寒」

無論是「陽曆」還是「陰曆」,對農耕而言都存在缺陷,「陽曆」無法體現月亮的變化,「陰曆」未能捕捉四季的差異;「農曆」二十四節氣的出現,陰陽合曆,同時發揮了時間的知識和實踐功用。

在農耕中,時間和氣候鋪排有序,如耕作不合時令,早種催生,當然難有佳品;在生活中,認識萬物有時,順應自然,保持共同節律,身體才可平衡健康。起居飲食的體驗和智慧,告訴我們「不時不食」、「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」;又或「立夏」天氣晴暖漸熱,身體易疲,食慾退減;「小滿」夏暑濕熱,多吃野菜;「夏至」暑熱難當,減少外出,飲食清涼。

了解順天應時,了解生命的有限與無限,便會明白「農曆」二十四節氣文化中蘊含的智慧,早已超越了農耕,落實到時代的生活與精神上。

 

 

 


 

更多相關文章:
家長篇
學童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