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家長篇

「非遺文化」計計數
2022年6月11日是中國的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」(自2006年始,定於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),截至當天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」中,中國共計有42項,居世界第一。
學習中心
是誰讓「非遺文化」漸行漸遠?
文化遺產如何保護傳承,是當今普遍關心的問題。在數碼化時代,「非遺文化」不再是散落民間的「古物」,而是可以在網絡上廣泛流傳的「新事」。不過,我們不要只用新穎的方式打動人心,還要融入生活,才能煥發生機。
學習中心
認字,有什麼難?
語言是人與人交流的工具。口頭的是講話,書面的就是文字了。
學中文
中醫藥文化與中文
提到中華文化,我們通常都説「博大精深」。單是説方塊文字、書法、篆刻、印刷、京劇、粤劇、皮影偶戲、南音、針灸、二十四節氣、太極拳、藥浴等各門各類,任何一項都足以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之關注。
學中文
漢字中的中醫智慧
中國的象形文化內容十分豐富,深刻影響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。從認識事物的角度而言,人們最熟悉的就是自己的身體,依其形象描繪出來的「象形字」當然不少,例如「心」、「胃」。
學中文
解說 神農氏
神農氏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説中人物,與教人鑽木取火的燧人氏,和創八卦定文字的伏羲氏合稱「三皇」。相傳他「人身牛首」,是農業神,教人播種五穀;是商業神,教人作市交易;是音樂神,創製五弦琴;更是醫藥神,採藥治病,著經傳世。
學人物
解說 扁鵲
扁鵲,本來是上古黃帝時代的名醫,不過我們現在經常説起和稱頌的,卻是戰國時期一位叫秦越人的醫師,他因為醫術高明而被冠以「扁鵲」稱號。
學人物
解說 張仲景
被後世譽為「醫聖」的張仲景,東漢時代人,一度為官,當上長沙太守。他聰明好學,11歲習醫,自小就以扁鵲為榜樣,立志長大後要成為救急扶危的大夫。他醫術高明,醫德高尚,深感百姓疾苦,最終放棄官職,全心行醫,潛心集資料與經驗寫成《傷寒雜病論》,成為中國醫學史上第一部最完備的醫學典籍。
學人物
解說 華佗
自古以來,華佗在中國醫學界可謂無人不曉,被稱為「外科聖手」,每當讚譽醫師醫術高明時,都會説是「華佗再世」。
學人物
1 2 3 4